第十章 放狂言(上)(3/4)
“学生遵命。”
稍作寒暄,郑成功又询问了一些陈凯的私问题,比如父母,比如婚配,陈凯一一作答,总得便是突出一个孤身一
。甚至在父母的问题上,他也没有继续编造,借以博取郑成功的同病相怜之
,只是力求简单好记而已。
很快,这些关心过后,郑成功便直言不讳的说道:“先帝殉国,闽粤两省为虏所据,本伯起义兵于南澳,实感势单力孤。今得陈先生万里来投,喜不自胜。陈先生初到,本该休息几,以尽地主之谊。然则国事多艰,还需我等再接再厉。本伯冒昧,敢请陈先生据实相告,所长为何?”
诚如郑成功自称的那般,势单力孤,实力孱弱,现在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陈凯很清楚,这个求贤若渴,根本不是沽名钓誉的那种,而且切切实实的急需有才能的士为其所用。而且更重要的是,陈凯既然不远万里南下,总应该是有些本事的。有了这个期待,此间稍显急切,但也无可厚非。
“国姓爷之恩遇,学生铭感五内。只不过,学生自问手无缚之力,肩无扛柴之骨,实在惶恐万分。”
听到这么一个答案,郑成功登时就是一个措手不及。怒意在心油然而生,但是当他注意到陈凯不光没有起身行礼致歉,反倒是面露微笑的与他对视着,当即便是一个恍然大悟。
“先生自称手无缚之力,肩无扛柴之骨,那么就是脑有深思之智了?”
“不敢妄称才智二字,无非是平里喜好胡思
想,腹中有些入不得大雅之堂的杂学罢了,实不知如何能为国姓爷效劳。”
陈凯自信十足的说完这番话,郑成功亦是眼前一亮。他此番冒着激怒郑成功这个脾气的风险,一力强调手无缚
之力,并非仅仅是为深思之智做铺垫,更多的还是他根本就不想早早的在郑成功麾下参与军事。
对于陈凯而言,喜好历史,因此在这个时代能够看得更加全面,这是莫大的优势。但是,史书记述混、内容缺失,后世
穿凿附会,尤其是光靠着记忆,他对于很多细节的东西其实称不上太过熟悉。尤其是郑成功早期的军事行动细节,由于规模较小、胜率也不是很高等缘故,于陈凯而言更多是隐藏在历史的迷雾之中。
从现代而来,陈凯对古却并不敢有任何轻视之心。尤其是对那些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
物,他们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并且获得成就,本就当是有过
之处。陈凯并不认为他多了些历史知识就如何了不得了,更何况对于郑成功起兵抗清初期的一些东西他的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