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孔明的忧虑(2/3)
侯昂领命去泡茶了。
等刘宣穿好衣服,披了一条大氅出来,见诸葛亮眉微皱,竟有一丝疑虑。
“孔明,因为何事忧虑?” <>>
“主公,曹军一分为二,两部大军各有五万兵马,一方驻守原本大营,一方已经退往三十里外,但敌军尚有骑兵将近一万骑,在三十里外虎视眈眈,一万骑兵三十里的距离转瞬即至,而今天曹军大营稳如泰山,数之内很难攻克,我担心雷公破敌心切,会被曹军两面夹击,以至兵败垂成!”
诸葛亮向刘宣表明自己的疑虑。
刘宣坐在马扎上,沉思片刻,说道:“孔明,你是怕这是曹军的诱敌之计吗?”
诸葛亮点点,再为刘宣分析道:“此计最为简单,但凡主将谨慎一些,固守城池,曹军一点法子也没有,只能无奈撤军,但雷公
如烈火,为了严国边境安定十年,本就有着吞掉十万曹军的想法,所以出兵的意图十分强烈,这恐怕正中曹军下怀!”
刘宣轻叹一声,“以雷公之智,肯定也能想到曹军可能是故意用此计来引诱雷公出城,但雷公还是出城迎敌,想必雷公心中应该已有万全之策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一时沉默不言,诸葛亮行事一生为稳,当然也有国小将寡兵少的缘故,稍微弄险,便可能国灭身死,所以不得不稳。
但还是能体现诸葛亮一部分格的。
对于雷厉这种非常激进冒险的军事行动,甚至有可能造成国家边境主力军覆灭的危险,诸葛亮认为是不太可取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严国相比较曹国弱小太多了,胜了,不过是保证边境短短几年的和平,等曹国喘息过来,又将开启下一次大战。
而严国败了,可真就有些伤筋动骨了,严国一共不过是八郡之地,总加起来不到五百万。
你一下折损五万兵马,如何不算伤筋动骨?
刘宣一把抓住孔明略显粗糙的手,宽慰道:“孔明且放宽心,雷公乃国家上将,文武双全,更不是什么莽夫,必然对此战有所思量,吾等作为部下,遵从听令便是,多想无用。”
诸葛亮起身拱手行了一礼,“多谢主公开解,是亮钻牛角尖了。”
“不妨事!不妨事!”
刘宣想起一件事,顿时来了兴致,拉着诸葛亮坐到了行军床上,将一木箱从床底下拉了出来,从中取出一本小册子。
对诸葛亮道:“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