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奉召回京(二合一)(2/5)

城墙外有护城河环绕,水深一仗有余。

另外,督促工匠,将所有的木制城门全都换成铁门。朱楧还想将甘州的城墙全都包砖,但现在还没有那个条件,只能等以后再说。

这沙土夯筑的城墙实在是太不结实了,一旦敌接近城墙很容易被挖塌,为了加强城墙的防御,朱楧决定每面城墙都加筑六个马面。所谓的马面又称敌台,是城墙向外凸出的一部分,可以对冲到城墙下面的敌进行叉火力的进攻。

朱楧对这种建筑的兴趣颇大,要知道,敌冲到城墙边上想要刨坑的时候,突然受到了前左右三面火力的叉攻击,那处境会是多么的难受。

而且马面都是实心的,就算你把马面挖塌,一样也进不了城。朱楧还决定在马面上修建空心敌台,这样守城的士兵就可以带着粮弹药住到里面,打起敌来十分的方便。

光修城墙还不行,想要守住城池还需要良的器械。弓箭刀枪是必不可少的,但火器也必须加以重视。

明初的火器虽然还不够威猛吊打冷兵器,但也有了较强的杀伤力,像当时的铁臼炮(迫击炮)、攻戎炮、铳车炮、大将军炮、二将军炮等,程都达到了一里至数里,而元朝引以为傲的抛石机,程只有三百米。随着火炮的大发展,抛石机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据说老朱呼啸江淮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焦玉的匠前来投奔他,并献上了他自己制作的火器。朱元璋很高兴,就他为自己制作火器,从而使朱元璋的义军是江南义军中唯一一个以火器为制式装备的军队,为朱元璋争夺天下出了大力。

在著名的鄱阳湖之战中,老朱就是用火器来克制陈友谅的大船的。史料中没有记载陈友谅有大规模使用火器的行为,这说明了他本对火器的漠视,也是他最终失掉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南京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当年朱元璋在南京城墙修好后,在大臣和儿子们的簇拥下,登上了紫金山。看着虎踞龙盘、城垣如铁的明城墙,朱元璋不住的点,可以意气风发。然而,其年仅十四岁的儿子朱棣却说了一句让扫兴的话:“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打中紫禁城。”朱元璋听后大惊,因为此时紫金山、幕府山、雨花台等制高点均在城外,距离紫禁城的距离只有一两千米,大炮是可以够得着的,极不利于防守。

于是,生稳健的朱元璋在洪武九年下令增修外城,外城郭周长一百八十里,设有仙鹤门、麒麟门等十八座城门,将紫金山等制高点全都囊括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