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1/3)

认为义子的仪式很快就在陈凯的小院里举行,陈凯的那四个仆,再见陈永华时也改称其为少爷,而非是陈公子。 获取

陈凯与陈鼎之间的关系更近一层,常常是相谈到深夜,彼此间流着那些工作中的事,更有陈永华前来问安,陈凯对于这个小潜力股的培养也是毫无吝惜,看在陈鼎的眼中更是大为欣喜。

时间过得很快,军器工坊的武器、防具生产还在继续,很快已经从五一到武库移变成了三一到武库移,好给工坊的库房腾出存放原材料的地方。

藤盔和鸟铳,这两件物事已经开始装备军队,前者的普及速度很快,先是亲丁镇,接下来左右先锋镇,偶尔路过军营,看着远处的校场里士卒顶着藤盔训练,陈凯亦是心生骄傲。然而,鸟铳的生产速度虽然公认的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三组鸟铳工匠的规模,也实在是限制了产能。更要命的是军中对于这种兵器的需求实在不小,不光是步兵,水师的忠定伯林习山也多次过问过,只能是一句任重而道远,仅此而已。

火药方面,堆粪积硝和采集天然硝石这上下两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前者的科学原理,在于硝化细菌的繁殖和生长,依靠硝化细菌来产生硝。但问题在于,硝化细菌的大量繁殖亦是需要特殊的环境和气温的,这在自然环境下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城外堆粪积硝的场子,其布局和建造都是陈凯亲自设计,皆是按照他记忆中网络上的那些要求进行。奈何水和氧气还勉强可以支持,但是温度上,硝化细菌的适宜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生长最快,这个,依着现在的技术条件实在是没有办法控制,所以产量上远远没有陈凯预计的那么大。

所幸的是,对此,郑成功却已然心满意足。原本是需要花真金白银去进的原材料,现在能够自产了,所费者不过是些廉价的工和不花钱的粪便,最多再搭上城外的一片没居住的空地,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甚至为此,郑成功还专门赏了陈凯五十两银子,也不知道这算是买断技术专利呢,还是单纯的奖挹科研。

前者如此,后者,南澳岛和东山岛上的猎户、山民们已经被鼓动了起来,甚至还有渔民专门到临近的荒岛上去找寻。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件顺手赚取外快的好机会,尤其是在这世之中,家里多一分银钱,对抗诸如粮价飞涨之类的灾厄的能力就要强上一分,而这一分往往就是生和死的区别。

的勤劳让陈凯再一次得到了体会,可是一旦联想到十几年后的迁界禁海,如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