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公传(1)(3/22)

非,恐怕认得当初他这个三尺童蒙的一个也找不出来了。

洪子川想着想着,便进了城。

沿着十字大街一路走去,看着叫买叫卖往的喧闹繁华,不禁感叹沧海桑田,当年街边的店铺牌面已十换六七,唯有几家百年老店还伫立依旧。

也许是他时来运转,刚转过两个街,便看见一家高大气派的二层酒楼,高挑着丈二的金字招牌鲁月楼,门却横着块招工的月牌。

这不是李老爷家开的鲁月楼嘛,如今怎么变得如此萧条了。

洪子川站在街边看着对街的巍峨门脸,回忆着,当初的鲁月楼可是远近数得着的馆子。

多少省城达官贵客商是慕名而来,品尝鲁月楼地道经典的招牌佳肴。

那时的鲁月楼一楼厅堂酒肆,二楼雅座高间儿,排面不小,却经常是门庭若市,客满为患,以至于店主家不得不经常安排伙计,专门在牌楼门前谢绝排不上位置的贵客。

别的不说,在子川的记忆里那后厨不时飘来得葱油香,高汤烹出的鲜味,隔着两三条街就能闻到,直勾的馋虫。

子川自小就留恋这家名店,不知道流了多少馋涎水,可以说与他后来修厨艺都有不少原因是受鲁月楼的影响。

至于鲁月楼的东家李老爷,更是滦州城不得了的物。

世代乡绅,上辈里又出了几任道台,据说在京里都有李家的势力跟脚。

以李家的家世,省城济南府的知府大都要礼让三分,最早开这家鲁月楼本意不是为了赚钱,单为了接官面上的物、朋友。

别的洪子川不知道,只看鲁月楼后紧连的东西跨坐,三进李家大院,高阁白墙,就不是底层老百姓敢想象的。

据说高院里面,亭台楼阁,花园流水极具考究;就更不得了,李家的长随仆从众多,后院丫鬟侍如云。

李老爷三妻四妾自不必言,之前李家最盛时还有家养的戏班名伶,一个个妙龄美,身姿窈窕袅袅……洪子川觉得远远的看上一眼,都是满满的福气。

可如今,鲁月楼还是那个鲁月楼,古雅豪奢的酒店还是那个酒店。

只是清零了许多,大门前除了几个闲汉,说门可罗雀也不过分。

牌楼门前八个幌的店门招牌,摆着一块月牌,简单写着今招大厨,伙计下面是鲁月楼的字款。

虽然不时有进出,但看穿戴不过是应招下帮厨的穷小子,酒店大堂里也只稀稀拉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