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烽火 第七卷 乐以治心(05-08)(10/12)
渐渐形成。
上邽的县学终于重新开馆。前些年由于战,学业荒废多时,羽、英二
在县中四处走访,寻得三四十个青年才俊、好学之士,让他们进入县学学习,以博取功名。这一
就是县学开馆之
。
檀羽看着一群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学子,心中升起一股浩然之气,这些未来就将成为上邽德兴教化的中流砥柱了。他道:“各位学子,我上邽经年战
,学业渐荒,此次国主开方便法门,让各位免试入学。从今天起,各位就是领俸禄的茂才了。国主还下令,明年春天将开特科察举贤良文学,诸君要戮力
进才是,为自己争取一身功名,也为天下百姓尽自己的力。主公说几句吧?”
苻达正在檀羽旁边,闻言便即朗声道:“其实我也没什么话。各位如今都已成士子,与我亦将成为同侪。不过在我看来,功名不过是浮云,檀军师并未出仕,却是本县最佩服的,为何?只因檀军师有大仁大智大勇之德。所谓大仁,就是要有熊怀天下的担当,所谓大智,就是要有闻道而死的心境,所谓大勇,就是要有知耻慎独的
格。希望诸君在县学中时刻以此为念,也就不枉了先圣的传承和万民的期望。”这番话,让众生无不感佩,从此也成了上邽县学立学之本。
此后,苻达和檀羽只是隔三岔五地过来讲学一次,其余时候就是兰英和寻阳主事。双姝虽是流,可毕竟出身名门。兰英的学问是檀羽
在她耳边亲传,檀羽已晋为儒者,学问非常
所及,兰英本就聪明,学问自然不差,所以就由她主讲最重要的经学部分。寻阳学问虽欠,但也在高平公李顺那里读过几年书,平
相
者无不是当世俊杰,他们清谈时寻阳都安坐侧室,耳濡目染之下,寻阳也能身兼众家之长,所以檀羽才主张由她主讲杂家。两
都是
格温婉,远比李孝伯的脾气好,那几十个秀才对这两位
夫子自是相当的尊敬,也因此在这县学中
益进取、学问陡长。
至于木兰,更是拿出了十二分的劲,废寝忘食地在县学中刻苦攻读,连一向不
学的韩均都受她影响偶尔读上几句。她在渤海时本也接触过各路大家,只是那时她一心学武,对文学不甚了了,如今拾起书卷,当初所受的熏陶,再加英、寻二
的悉心讲解,她很快就能融会贯通,在诸学子中也成了佼佼者。
如此时光荏苒,一个冬天很快就过去了。檀羽陪着苻达几乎走遍了上邽的每一个乡村,不顾严寒冰雪,为县民解危济困。县民于这勤政的一县之令无不感恩戴德,就连因为儿子遗产案的判决对县令怀恨在心的刘老伧一家,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